孕前檢查建議在計劃懷孕前3-6個月進行。這一時間段能為發現潛在健康問題留出干預窗口,同時確保檢查結果的有效性。
一、孕前檢查的核心項目與意義:
基礎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及傳染病篩查,可評估母體基礎健康狀況。女性需重點進行婦科檢查、甲狀腺功能及TORCH篩查,排除影響胎兒發育的感染性疾病;男性精液分析能評估生育能力。遺傳病攜帶者篩查對雙方家族史異常者尤為重要,如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
二、不同人群的檢查時機調整:
存在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者需提前6個月就醫,優化用藥方案;35歲以上高齡孕婦應增加卵巢功能評估。有不良孕產史者需針對既往問題專項檢查,如凝血功能或染色體分析。接種風疹疫苗等免疫規劃需在檢查后完成,接種后需避孕1-3個月。
孕前3個月需開始每日補充400微克葉酸,持續至孕早期。雙方應調整生活方式,戒煙酒并保持BMI在18.5-23.9之間。規律運動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飲食注意增加深色蔬菜、全谷物及優質蛋白攝入,限制咖啡因每日不超過200毫克。避免接觸放射線及有毒化學物質,保持愉悅心態有助于優生優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