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結節良惡性的診斷需結合影像學檢查、血液檢測和病理活檢綜合判斷。
1、影像學檢查:
超聲檢查是初步篩查肝結節的常用方法,可觀察結節大小、形態及血流信號。增強CT或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晰顯示結節的血供特點,惡性結節多表現為動脈期快速強化、靜脈期快速消退。超聲造影可動態觀察結節的血流灌注模式,對鑒別診斷有較高價值。特殊情況下需進行PET-CT檢查,評估全身代謝情況。
2、腫瘤標志物檢測:
甲胎蛋白是原發性肝癌的重要標志物,數值顯著升高需警惕惡性可能。異常凝血酶原、α-L-巖藻糖苷酶等指標聯合檢測可提高診斷準確性。慢性肝病患者出現糖類抗原199或癌胚抗原升高時,應排除轉移性肝癌。
3、病理活檢:
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能獲取結節組織進行病理診斷,是確診的金標準。細針穿刺適用于較小結節,粗針活檢可獲得更多組織樣本。活檢前需評估凝血功能,肝硬化患者要警惕出血風險。免疫組化檢查可進一步鑒別原發性肝癌與轉移瘤。
日常需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飲食選擇易消化、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嚴格控制酒精攝入。適度進行太極拳、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避免腹部撞擊。每3-6個月復查超聲和腫瘤標志物,肝硬化患者需更密切監測。出現體重驟降、持續腹痛或皮膚鞏膜黃染應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