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癥可通過碳酸鋰、丙戊酸鈉、喹硫平等藥物治療,通常與遺傳因素、神經遞質失衡、應激事件、腦結構異常、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因素有關。
1、碳酸鋰:作為心境穩定劑首選藥物,通過調節谷氨酸能神經傳遞發揮作用。需定期監測血鋰濃度預防中毒,常見副作用包括手顫、多尿。治療期間需保持水分攝入穩定,避免劇烈運動后電解質紊亂。
2、丙戊酸鈉:適用于混合型發作患者,通過增強GABA活性抑制神經興奮性。用藥期間需監測肝功能,育齡女性需注意致畸風險。配合Omega-3脂肪酸攝入可能增強療效,但需避免與阿司匹林聯用。
3、喹硫平: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可阻斷多巴胺D2受體改善思維紊亂。起始劑量宜從25mg逐步調整,常見嗜睡副作用建議晚間服用。治療期間需定期檢測血糖血脂,配合認知行為治療可降低復發率。
4、奧氮平:對激越癥狀效果顯著,通過5-HT2A受體拮抗發揮作用。需警惕代謝綜合征風險,建議每周監測體重變化。聯合光照療法時需調整劑量,避免直立性低血壓發生。
5、阿立哌唑:部分多巴胺激動劑特性使其耐受性較好,適用于維持期治療。常見靜坐不能副作用可通過普萘洛爾緩解,用藥期間應避免駕駛操作精密儀器。
治療期間建議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增加三文魚、堅果等富含ω-3食物攝入。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配合正念冥想練習可調節自主神經功能。建立規律睡眠周期,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攝入,家庭成員需學習識別復發先兆癥狀。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和心電圖,癥狀穩定后仍需維持治療1-2年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