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低落的表現可從情緒體驗、行為變化、認知功能、軀體反應、社交狀態五個維度觀察。
1、情緒體驗:核心表現為持續悲傷或空虛感,興趣減退是典型特征。患者常描述“高興不起來”,對既往熱衷的活動喪失愉悅感,可能出現無明確誘因的哭泣。這種心境改變通常持續兩周以上,且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存在。
2、行為變化:動作遲滯或激越均可出現。部分患者表現為言語減少、反應遲鈍,完成簡單任務需更長時間;另一些則出現坐立不安、反復搓手等焦慮性動作。日常活動明顯減少,忽視個人衛生,嚴重時出現木僵狀態。
3、認知功能:注意力集中困難與決策能力下降常見。患者常訴記憶力減退,思維速度變慢如“頭腦像生銹”。負性認知三聯征對自我、世界、未來持消極看法具有診斷意義,部分出現罪惡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4、軀體反應:睡眠障礙以早醒為特征性表現。食欲改變可能導致體重波動增減超5%,非特異性疼痛多見。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發心悸、出汗,性欲減退普遍存在,疲勞感與能量不足呈晨重夜輕節律。
5、社交狀態:主動回避社交接觸是突出表現。患者減少親友往來,工作學習效率下降,可能以各種理由推脫聚會。嚴重時出現社交功能損害,無法維持正常人際關系,但部分患者會強顏歡笑掩飾癥狀微笑型抑郁。
日常調節可嘗試規律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飲食注意增加富含色氨酸的海魚、香蕉,補充B族維生素的全谷物。建立固定睡眠節律,避免睡前使用電子設備。癥狀持續兩周以上或影響社會功能時,需精神科就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