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發炎主要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分泌物增多,嚴重時可伴隨發熱等全身癥狀。常見癥狀有紅腫熱痛、異常分泌物、瘙癢不適、皮膚破潰、全身反應等。
1、紅腫熱痛:
肚臍周圍皮膚出現明顯發紅、腫脹,觸摸時有溫熱感,按壓或活動時疼痛加劇。炎癥初期可能僅表現為輕微刺痛,隨著感染進展會發展為持續性鈍痛。部分患者可能因衣物摩擦導致疼痛敏感度增加。
2、異常分泌物:
臍窩內可見黃色、白色或帶血性的膿性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痂皮。分泌物可能帶有異味,量多時會浸濕衣物。嬰幼兒可能出現黏液樣分泌物,成人多見膿性滲出,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褐色分泌物。
3、瘙癢不適:
炎癥刺激導致局部神經敏感,出現陣發性瘙癢感。抓撓可能加重皮膚損傷,形成糜爛面。真菌感染引起的臍炎瘙癢更為明顯,夜間可能加重影響睡眠。
4、皮膚破潰:
持續炎癥可導致臍部皮膚表皮脫落,形成淺表潰瘍。嚴重者可能出現臍窩底部組織暴露,創面可見肉芽組織增生。糖尿病患者易發展為深部組織感染,出現黑色壞死灶。
5、全身反應:
感染擴散時可出現體溫升高超過38℃、寒戰、乏力等中毒癥狀。嬰幼兒可能表現為拒食、哭鬧不安,老年人可能出現意識模糊。出現淋巴管炎時可見沿腹壁延伸的紅色條索狀痕跡。
保持臍部清潔干燥是預防復發的關鍵。日常可用生理鹽水輕柔清洗后完全擦干,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劑。選擇純棉透氣衣物減少摩擦,肥胖人群需注意皮膚褶皺處護理。出現持續紅腫、滲液或發熱時需及時就醫,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及嬰幼兒出現臍炎癥狀建議盡早就診。恢復期避免游泳、泡澡等長時間浸水活動,飲食上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C攝入促進組織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