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降調是輔助生殖技術中通過藥物抑制垂體功能的預處理步驟,主要用于控制性卵巢刺激周期前調節內分泌水平。降調目的包括同步卵泡發育、防止過早排卵、提高獲卵數量與質量,常用方案有長方案、短方案、拮抗劑方案等。
1、垂體抑制:
降調藥物通過抑制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FSH、LH,使卵巢處于基礎靜止狀態。常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可暫時阻斷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避免內源性激素干擾外源性促排卵效果。
2、卵泡同步:
降調后卵巢內小卵泡發育停滯,促排卵時能實現多卵泡同步生長。未降調可能導致主導卵泡過早發育,其余卵泡閉鎖,最終獲卵數減少。同步化發育可增加成熟卵泡數量,為胚胎培養提供更多選擇。
3、方案選擇:
長方案需在月經周期黃體中期開始注射GnRH-a,14天后達到降調標準;短方案在月經第2天同步使用降調與促排藥物;拮抗劑方案則在促排后期添加GnRH拮抗劑。不同方案適用于卵巢儲備、年齡差異的患者。
4、標準判定:
成功降調需滿足血清雌激素<50pg/ml、LH<5mIU/ml、孕酮<1ng/ml,超聲顯示子宮內膜厚度≤5mm且無>10mm卵泡。達標后開始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注射,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潮熱、頭痛等低雌激素癥狀。
5、個體調整:
卵巢儲備低下者可能采用微刺激方案免去降調;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需警惕過度抑制;既往降調失敗者可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拮抗劑方案。醫生會根據激素水平、超聲監測動態調整用藥。
降調期間建議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卵巢扭轉。飲食需均衡攝入優質蛋白與維生素,如魚類、豆制品、深色蔬菜等,限制咖啡因攝入。心理壓力可能影響內分泌穩定性,可通過冥想、呼吸訓練緩解焦慮。嚴格遵醫囑復診監測,禁止自行調整藥物劑量,出現嚴重頭痛或視覺異常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