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發炎可能引起附睪炎。尿道與附睪通過輸精管相連,尿道內的病原體可能逆行感染至附睪,導致附睪炎發生。
尿道發炎引發附睪炎的機制:
尿道發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見病原體包括大腸桿菌、淋球菌等。這些病原體可沿尿道向上蔓延,經輸精管到達附睪。附睪作為精子成熟的場所,一旦發生感染,會出現紅腫、疼痛等癥狀。尿道發炎未及時治療或反復發作時,病原體持續存在,逆行感染風險顯著增加。
附睪炎的典型表現:
附睪炎急性發作時,患側陰囊出現明顯腫脹、疼痛,可能伴隨發熱、尿頻尿急等全身癥狀。慢性附睪炎表現為陰囊隱痛或墜脹感,癥狀反復遷延。體檢可觸及附睪增粗、壓痛,嚴重者可能形成膿腫。尿道發炎患者若出現上述癥狀,需警惕附睪炎可能。
預防與治療措施:
及時治療尿道發炎是預防附睪炎的關鍵。確診尿道發炎后應遵醫囑足療程使用抗菌藥物,避免病原體擴散。治療期間需保持會陰部清潔,避免憋尿及性生活。附睪炎發生后需臥床休息,抬高陰囊減輕腫脹,必要時進行局部熱敷。反復發作的慢性附睪炎可能需手術干預。
日常需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褲并選擇透氣材質。飲食宜清淡,多飲水促進排尿沖刷尿道。避免久坐、騎行等壓迫會陰部的活動。出現尿道不適時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導致并發癥。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降低泌尿系統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