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囊腫大可能由睪丸炎、精索靜脈曲張、鞘膜積液、腹股溝疝、睪丸腫瘤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感染治療、手術修復、穿刺抽液等方式干預。
1、睪丸炎:陰囊紅腫熱痛伴發熱需警惕細菌感染。致病菌常為大腸桿菌或淋球菌,可能與尿路感染擴散有關。治療需臥床休息并用陰囊托帶減輕腫脹,抗生素選擇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或多西環素。急性期冰敷可緩解疼痛。
2、精索靜脈曲張:左側多發與解剖結構相關,久站后墜脹感明顯。可能與靜脈瓣功能不全有關,表現為陰囊內蚯蚓狀團塊。輕度者可穿專用支撐內褲,重度需行腹腔鏡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或顯微鏡下結扎術。
3、鞘膜積液:透光試驗陽性是診斷要點,先天性因素占多數。成人突發積液需排查腫瘤或外傷,表現為無痛性囊性腫大。少量積液可觀察,量大時行鞘膜翻轉術或鞘膜切除術,穿刺抽液易復發。
4、腹股溝疝:咳嗽時包塊突出是典型特征,與腹壁薄弱相關。腸管墜入陰囊可能引發嵌頓危險,表現為突發劇痛伴嘔吐。嬰幼兒可嘗試疝氣帶壓迫,成人需行腹腔鏡疝修補術或開放無張力修補術。
5、睪丸腫瘤:無痛性硬塊需超聲排查,絨毛膜癌進展迅速。可能與隱睪病史相關,常伴HCG指標升高。確診后根據病理類型選擇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或睪丸根治性切除術,精原細胞瘤對放療敏感。
日常避免陰囊部位長時間受壓,選擇透氣棉質內褲。減少騎行等摩擦運動,突發劇痛或發熱需急診處理。定期自我檢查睪丸質地變化,控制體重避免腹壓增高。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增強血管彈性,限制辛辣食物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