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肚皮摸到密密麻麻小疙瘩可能由脂肪顆粒、毛囊角化、淋巴結腫大、皮下囊腫、纖維瘤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觸診、超聲檢查、病理活檢等方式明確診斷。
皮下脂肪層局部堆積可能形成顆粒狀凸起,觸感柔軟且邊界模糊。常見于腹部、大腿等脂肪較厚部位,與體重波動或激素水平變化有關。日常可通過控制高脂飲食、加強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減少脂肪堆積,無需特殊治療。
角質蛋白堵塞毛囊會導致皮膚表面出現密集小丘疹,觸摸有砂紙感。多發于上臂外側或腹部,與遺傳或維生素A缺乏相關。建議增加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胡蘿卜、菠菜,配合溫和去角質護理尿素軟膏、果酸身體乳。
感染或炎癥可能引發淺表淋巴結增生,表現為可移動的硬結,直徑多小于1cm。可能與呼吸道感染、皮膚破損感染等因素有關,通常伴隨壓痛或發熱癥狀。需針對原發病治療,如細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克肟等抗生素。
皮脂腺導管阻塞形成囊性結構,觸診呈圓球狀且有彈性。好發于軀干,增長緩慢但可能繼發感染。較小囊腫可觀察,較大者需手術切除或穿刺引流,合并感染時需聯用莫匹羅星軟膏抗炎。
結締組織過度增生形成質硬包塊,邊界清晰且無壓痛。可能與創傷或遺傳相關,直徑通常1-3cm。確診需超聲檢查,較大腫瘤可選擇激光消融或手術切除梭形切除術、微創摘除術。
日常建議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反復摩擦刺激。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魚肉、雞蛋和維生素E堅果、橄欖油,適度進行核心肌群訓練增強腹壁張力。若腫塊短期內增大、破潰或伴隨體重下降,需及時就診排除惡性腫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