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硬化患者常用的藥物主要有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硝酸酯類藥物。
1、抗血小板藥物:
阿司匹林腸溶片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氯吡格雷可作為替代選擇。這類藥物需長期服用,但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風險,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凝血功能。胃潰瘍患者需謹慎使用,必要時聯合質子泵抑制劑保護胃黏膜。
2、他汀類藥物:
阿托伐他汀鈣片能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延緩動脈斑塊進展。瑞舒伐他汀鈣片降脂效果更強,適合高?;颊摺S盟幤陂g需定期檢測肝功能,可能出現肌肉酸痛等不良反應,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調整劑量。
3、β受體阻滯劑:
美托洛爾緩釋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癥狀。比索洛爾對β1受體選擇性更高,支氣管哮喘患者相對耐受性好。用藥初期可能出現心率過緩,應從最小劑量開始逐步調整,長期服藥者不可突然停藥。
4、ACEI類藥物:
培哚普利叔丁胺鹽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輕心室重構。雷米普利降壓效果平穩,適合合并高血壓患者。首次用藥需警惕體位性低血壓,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用藥期間監測血鉀水平。
5、硝酸酯類藥物:
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可擴張冠狀動脈緩解心絞痛,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用于急性發作。長期使用可能產生耐藥性,建議每日保留8小時無藥期。青光眼患者禁用,服藥后避免突然改變體位。
冠狀動脈硬化患者除規范用藥外,需堅持低鹽低脂飲食,每日鈉鹽攝入不超過5克,多食用深海魚、燕麥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運動時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0%-70%范圍。戒煙限酒,保持體重指數在18.5-23.9之間,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指標。保持規律作息,避免情緒激動,天氣寒冷時注意保暖。每3-6個月復查心臟彩超和冠脈CT,根據檢查結果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