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妊娠的癥狀包括陰道異常出血、下腹疼痛、宮頸膨大、尿頻尿急、休克等。
宮頸妊娠早期常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出血量可能少于正常月經,顏色呈暗紅色或褐色。這種出血與胚胎著床于宮頸管內膜有關,由于宮頸組織血供豐富且收縮能力差,出血可能持續數周。部分患者誤以為是先兆流產或月經不調,需通過超聲檢查鑒別。
患者多表現為下腹部持續性鈍痛或突發性銳痛,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隨著妊娠進展,宮頸膨脹牽拉周圍神經,疼痛程度逐漸加重。約30%患者伴隨肛門墜脹感,嚴重時出現腹膜刺激征,需警惕宮頸破裂風險。
婦科檢查可見宮頸呈桶狀膨大,質地軟且充血明顯,宮頸外口可能擴張。超聲顯示妊娠囊位于宮頸管內,與宮腔無連接。這種特征性表現區別于輸卵管妊娠,但容易誤診為宮頸肌瘤或難免流產。
增大的妊娠組織壓迫膀胱和尿道,導致尿頻尿急等刺激癥狀。部分患者出現排尿困難或肉眼血尿,嚴重時引發腎積水。這些癥狀通常在妊娠6-8周明顯,需與泌尿系統感染鑒別。
宮頸妊娠破裂時突發劇烈腹痛和大量陰道出血,患者面色蒼白、脈搏細速、血壓下降,出現失血性休克。這種情況屬于婦產科急癥,需立即手術止血,延遲處理可能危及生命。
宮頸妊娠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如咳嗽或排便用力。飲食選擇高鐵高蛋白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菠菜,補充因失血導致的營養缺失。定期監測血紅蛋白和超聲變化,出現頭暈心悸等貧血癥狀時需及時輸血。保守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藥物治療失敗或大出血時需行宮頸管搔刮術或子宮動脈栓塞術,備血準備是急救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