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附睪炎可通過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尿液分析和細菌培養等方式確診。
醫生通過觸診陰囊評估附睪腫脹程度、壓痛感和局部溫度升高情況?;紓炔G丸抬高試驗Prehn征陽性是典型體征,表現為托起陰囊時疼痛減輕。需同時檢查腹股溝淋巴結是否腫大,排除其他生殖系統疾病。
血常規顯示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水平增高提示細菌感染。尿常規可見膿尿或菌尿,伴發尿道炎時尿液中白細胞酯酶陽性。性傳播疾病高危人群需加做淋球菌、衣原體核酸檢測。
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附睪血流信號增強、體積增大,睪丸鞘膜積液常見。超聲能鑒別睪丸扭轉血流減少和腫瘤占位性病變,準確率超過90%。嚴重病例可見膿腫形成或附睪組織壞死征象。
清潔中段尿標本進行尿沉渣鏡檢,每高倍視野白細胞超過5個提示尿路感染。尿培養可明確致病菌種類,常見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等革蘭陰性菌。留置導尿管患者需排除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尿道分泌物或穿刺液培養能確定病原微生物,指導抗生素選擇。35歲以下患者需重點篩查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體。慢性反復發作病例建議做結核分枝桿菌培養和藥敏試驗。
確診后應臥床休息并托高陰囊,急性期可冰敷緩解腫脹。飲食宜選擇冬瓜、薏仁等利尿食物,避免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飲食。治療期間禁止劇烈運動,恢復期可進行快走、游泳等低強度有氧運動。若出現持續高熱或陰囊皮膚發紅需立即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