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牙疼可能由齲齒、牙髓炎、乳牙滯留、外傷性損傷、牙周感染等原因引起。
1、齲齒:
齲齒是兒童牙疼最常見的原因,主要由口腔細菌分解食物殘渣產酸腐蝕牙釉質導致。甜食攝入過多、刷牙不徹底會加速齲齒形成。早期表現為進食冷熱敏感,深層齲壞可引發自發性疼痛。限制高糖零食、使用含氟牙膏可預防齲齒發展。
2、牙髓炎:
齲齒未及時治療可能繼發牙髓感染,表現為夜間陣發性劇痛,冷熱刺激加重癥狀。牙髓炎可能與變形鏈球菌感染、牙本質暴露有關,常伴隨牙齦紅腫。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感染源,必要時拔除嚴重損壞的乳牙。
3、乳牙滯留:
恒牙萌出時乳牙未正常脫落會導致疼痛,常見于6-12歲換牙期。滯留乳牙擠壓恒牙生長空間,可能造成牙齒排列不齊。咀嚼硬質食物促進乳牙自然脫落,頑固滯留需由牙醫專業拔除。
4、外傷損傷:
跌倒碰撞造成的牙冠折斷、牙根裂傷會引發持續疼痛,可能伴隨牙齦出血或牙齒松動。運動時佩戴防護牙托可降低外傷風險,復雜牙折需進行斷牙粘接或活髓保存治療。
5、牙周感染:
牙菌斑堆積引發牙齦炎或牙周膿腫,表現為咀嚼疼痛和牙齦充血。厭氧菌感染是主要誘因,可能伴有頜面部腫脹。每日使用牙線清潔牙縫,急性期需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
保證兒童每日兩次巴氏刷牙法清潔,選擇軟毛牙刷和低氟兒童牙膏。增加蘋果、胡蘿卜等需咀嚼的蔬果攝入促進頜骨發育,避免睡前飲用果汁。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潛在問題,出現持續疼痛或面部腫脹需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