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表現為晨僵、關節腫脹、關節畸形、疲勞乏力、皮下結節等癥狀。
1、晨僵:晨起關節僵硬持續1小時以上是典型表現,與滑膜炎癥導致關節液積聚有關。適度熱敷、輕柔關節活動可緩解癥狀,需避免突然劇烈運動。
2、關節腫脹:近端指間關節、腕關節對稱性腫脹最常見,滑膜增生和炎性滲出導致關節腔壓力增高。冷敷可減輕腫脹,建議使用彈性繃帶適度固定。
3、關節畸形:晚期出現天鵝頸樣畸形、尺側偏斜等不可逆改變,與軟骨破壞和韌帶松弛有關。早期使用夾板矯正、進行握力訓練可延緩進展。
4、疲勞乏力:約90%患者伴隨持續疲倦感,與慢性炎癥消耗和貧血相關。保持午間小睡、補充維生素D和鐵劑有助于改善體能狀態。
5、皮下結節:20%患者在肘部、足跟等骨突部位出現無痛性結節,屬于免疫復合物沉積所致。通常無需特殊處理,避免局部摩擦刺激即可。
日常應保持低脂高纖維飲食,多攝入深海魚、西蘭花等抗炎食物;選擇游泳、太極等低沖擊運動;注意關節保暖,使用輔助器具減輕負重關節壓力。定期監測C反應蛋白和關節X線變化,當出現持續發熱或關節快速變形時應立即風濕免疫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