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手腕疼痛可通過局部冷敷、限制關節活動、非甾體抗炎藥應用、酒精代謝促進及就醫評估等方式緩解。該癥狀通常由酒精誘發尿酸升高、局部乳酸堆積、關節滑膜炎、痛風性關節炎或腕管綜合征等因素引起。
急性期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分鐘間隔2小時重復。低溫能收縮血管減少炎性滲出,緩解酒精引發的滑膜充血腫脹。避免熱敷以免加重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擴散。
佩戴腕關節支具限制屈伸活動,減少肌腱與滑膜的機械摩擦。睡眠時保持手腕中立位,避免醉酒后無意識壓迫導致神經缺血。日常提重物改用前臂發力替代手腕扭轉動作。
布洛芬、塞來昔布或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秋水仙堿適用于痛風急性發作的關節劇痛,別嘌醇用于長期尿酸控制。禁止阿司匹林與酒精同服增加胃出血風險。
酒精代謝會競爭性抑制尿酸排泄,需每日飲水2000ml以上稀釋血尿酸濃度。補充維生素B1改善糖代謝減少乳酸堆積,柑橘類水果的檸檬酸鹽可堿化尿液促進尿酸溶解。
反復發作需檢測血尿酸水平排除痛風,肌骨超聲評估滑膜增生情況。腕管綜合征患者出現拇指麻木時需神經傳導檢查,嚴重者需腕橫韌帶松解術或痛風石切除術。
控制每日酒精攝入量男性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增加游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增強關節穩定性,飲食選擇低嘌呤的雞蛋、芹菜等食材。持續48小時未緩解或出現關節變形需風濕免疫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