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水腫不建議自行用藥治療。水腫可能是心臟、腎臟、肝臟疾病或靜脈功能不全等問題的表現,需由醫生明確病因后針對性用藥。
一、常見病因及對應治療:
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腫需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螺內酯等減輕液體潴留,同時配合地高辛等強心藥物改善心功能。腎性水腫需控制蛋白尿,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嚴重者需透析治療。肝硬化導致的水腫需限制鈉鹽攝入,聯合螺內酯與呋塞米利尿,必要時補充白蛋白。
二、靜脈回流障礙的處理:
下肢靜脈曲張或深靜脈血栓需穿戴醫用彈力襪,藥物方面可選用改善靜脈張力的地奧司明或馬栗種子提取物。血栓形成急性期需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期改為華法林等抗凝藥物,治療期間需定期監測凝血功能。
日常需限制每日鈉鹽攝入量在3克以內,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休息時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回流。適度進行慢走、游泳等運動改善循環,但嚴重水腫時應減少活動量。注意記錄每日體重變化及尿量,觀察水腫是否伴隨呼吸困難、腹脹等癥狀,這些信息對醫生調整治療方案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若水腫持續加重或出現皮膚潰爛、發熱等情況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