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試紙的準確率通常在95%以上,檢測結果受操作規范性、窗口期、試紙品牌靈敏度等因素影響。
1、操作規范性:
試紙檢測需嚴格遵循說明書步驟,包括采血量、滴加緩沖液量和判讀時間。操作失誤可能導致假陰性或假陽性,如血液樣本不足會降低抗原抗體結合效率,緩沖液過量可能稀釋樣本。
2、窗口期影響:
人體感染HIV后需2-6周產生足量抗體,窗口期內檢測可能出現假陰性。第三代試紙檢測抗體窗口期為3周,第四代聯合檢測抗原抗體可將窗口期縮短至2周。
3、試紙靈敏度:
經國家藥監局認證的試紙靈敏度普遍超過99%,但不同品牌存在差異。部分試紙對HIV-1型病毒靈敏度較高,對HIV-2型或罕見亞型可能出現漏檢。
4、交叉反應干擾:
自身免疫疾病、妊娠等生理狀態可能導致假陽性。類風濕因子、異嗜性抗體等物質可能與試紙檢測線非特異性結合,需通過Western blot確證試驗排除。
5、儲存運輸條件:
試紙需在4-30℃避光保存,高溫或冷凍會破壞蛋白涂層活性。開封后應立即使用,環境濕度過高可能導致試紙受潮失效。
建議高危行為后6周進行試紙初篩,陰性結果需在3個月后復檢確認。檢測時應選擇指尖全血而非唾液樣本以提高準確性,出現陽性結果需立即前往疾控中心進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核酸檢測。日常避免共用針具、確保安全性行為是預防關鍵,若發生暴露可72小時內服用阻斷藥物降低感染風險。檢測前后應保持心理平穩,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