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恥骨分離可通過癥狀和醫學檢查判斷。典型表現為恥骨聯合處疼痛、行走困難、翻身受限,嚴重時伴隨骨盆不穩定感。
恥骨聯合分離多發生在孕晚期或分娩后,與激素變化、胎兒壓迫等因素相關。疼痛特點為恥骨區域壓痛,活動時加重,平臥休息可緩解。部分患者會出現下肢無力、步態異常。臨床診斷需結合觸診、骨盆擠壓試驗及影像學檢查,超聲或X線可明確分離程度。
1、癥狀自查:
仰臥位時嘗試抬腿若誘發恥骨劇痛,或雙腿并攏翻身困難需警惕。日常活動中出現骨盆彈響、上下樓梯需扶欄桿支撐,均提示可能存在分離。產后42天體檢時應主動向醫生描述這些癥狀。
2、醫學檢查方法:
醫生通過觸診可感知恥骨聯合間隙,正常寬度小于1厘米。骨盆擠壓試驗陽性表現為按壓髂嵴時恥骨疼痛加劇。影像學檢查中,超聲測量間隙超過1厘米可確診,X線片能同時評估是否合并骶髂關節損傷。磁共振成像適用于評估周圍軟組織損傷情況。
產后6周內應避免負重勞動及劇烈運動,使用骨盆帶固定可減輕疼痛。康復訓練包括腹式呼吸、臀橋運動等低強度練習,逐步增加髖關節穩定性訓練。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或影響排便功能時,需考慮體外沖擊波等物理治療。日常注意保持對稱姿勢,側臥時雙腿間夾枕頭減輕壓力,上下床時保持雙膝并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