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需根據具體證型選擇藥物,常見調理藥物包括人參健脾丸、補中益氣丸、香砂六君丸等。
1、脾虛氣弱型:
表現為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肢體倦怠,可選用補中益氣丸。該方含黃芪、黨參等成分,能升陽舉陷。日常可搭配山藥粥食療,避免生冷油膩食物。長期久坐者需增加適度運動如八段錦,促進脾胃運化功能。
2、脾虛濕盛型:
常見舌苔厚膩、脘腹脹滿,宜選參苓白術散。方中茯苓、白術能健脾滲濕,配合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濕食材效果更佳。需注意居住環境防潮,陰雨天可用艾葉泡腳祛濕。
3、寒熱錯雜型:
出現胃痛灼熱與畏寒交替,適合半夏瀉心湯加減。用藥期間忌食辛辣與冰飲,可少量頻飲生姜紅棗茶調和胃氣。夜間胃部不適者可熱敷中脘穴緩解癥狀。
脾胃調理需配合飲食管理,建議選擇小米、南瓜等黃色食物,烹調方式以蒸煮為主。每日晨起空腹飲用溫開水,餐后半小時散步助消化。避免過度思慮傷脾,保持規律作息。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消瘦、便血等表現時,應及時就醫排除器質性疾病。慢性脾胃虛弱者每年春秋季節可進行中醫穴位貼敷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