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休克可能危及生命。這是一種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發病急驟且進展迅速,若不及時救治可導致呼吸循環衰竭。
過敏性休克的發生與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有關,當機體接觸過敏原后,肥大細胞釋放大量組胺等炎癥介質,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典型表現為皮膚潮紅或蒼白、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血壓急劇下降。從接觸過敏原到出現癥狀通常在數分鐘至兩小時內,部分患者可能在接觸后數秒內發生反應。
1、高危人群與常見誘因:
既往有嚴重過敏史者風險較高,常見誘因包括藥物如青霉素類抗生素、昆蟲毒液蜂類叮咬、食物海鮮、堅果及乳膠制品。醫療操作中使用的造影劑、麻醉藥物也可能誘發。有特應性體質或家族過敏史的人群需特別注意預防。
2、臨床分級與預后判斷:
根據癥狀嚴重程度可分為四級:Ⅰ級僅出現皮膚癥狀;Ⅱ級伴消化道或呼吸道癥狀;Ⅲ級出現休克或氣道梗阻;Ⅳ級發生心跳呼吸驟停。Ⅲ級以上患者死亡率顯著升高,從出現癥狀到死亡可能僅間隔30分鐘。及時識別早期癥狀是改善預后的關鍵,如突發皮膚瘙癢、嘴唇麻木、聲音嘶啞等前驅表現。
急救需立即肌注腎上腺素,這是逆轉病情的關鍵藥物。同時要保持氣道通暢、給予高流量吸氧,建立靜脈通路快速補液。后續治療包括糖皮質激素和抗組胺藥物,重癥需轉入ICU監護。患者出院后應隨身攜帶腎上腺素自動注射筆,避免再次接觸已知過敏原。定期復查免疫指標,必要時進行脫敏治療可降低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