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通常在45-55歲進入更年期,平均年齡為49歲。更年期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至停止的生理過程,以月經永久性停止為標志。
1、更年期的生理變化:
更年期分為圍絕經期、絕經過渡期和絕經后期三個階段。圍絕經期可能出現月經周期紊亂、潮熱盜汗、情緒波動等癥狀;絕經過渡期表現為月經間隔延長至停經;絕經后期指停經后一年至老年階段。此階段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導致骨量流失加速、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需關注骨密度檢測和血脂管理。
2、影響更年期時間的因素:
遺傳因素決定約70%的更年期啟動時間,母親絕經年齡可作為參考。長期吸煙可能使更年期提前1-2年,而多次妊娠或哺乳可能延遲絕經。盆腔放療、卵巢手術等醫源性因素會導致人工絕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狀腺炎也可能影響卵巢功能。
保持均衡飲食有助于緩解更年期不適,建議每日攝入300毫升乳制品補充鈣質,適量食用豆制品獲取植物雌激素。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可改善潮熱癥狀并維持骨密度。建立規律作息習慣,避免熬夜加重自主神經紊亂,通過正念冥想緩解焦慮情緒。若出現嚴重失眠或抑郁傾向,應及時尋求婦科或心理科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