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抽筋可通過補充電解質、局部熱敷、肌肉拉伸、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腿抽筋通常由電解質失衡、肌肉疲勞、血液循環不良、神經壓迫、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低鈣、低鎂、低鉀等電解質缺乏是常見誘因。口服葡萄糖酸鈣、枸櫞酸鎂、氯化鉀等補充劑可改善癥狀。日常多攝入牛奶、香蕉、深綠色蔬菜等富含礦物質的食物。
用熱毛巾或暖水袋敷于痙攣部位,溫度控制在40-50℃。熱敷能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狀態,每次持續15-20分鐘。
突發抽筋時立即伸直膝關節,用手扳腳趾向軀干方向牽拉。日常可進行腓腸肌拉伸:面向墻壁雙手撐墻,患腿后伸保持腳跟貼地,維持30秒。
嚴重反復發作可短期使用鹽酸奎寧、地西泮、替扎尼定等肌肉松弛劑。奎寧通過降低運動神經興奮性發揮作用,需警惕耳鳴等副作用。
腰椎病變或坐骨神經受壓可能導致下肢痙攣。甲鈷胺、維生素B1等神經營養藥物可改善傳導功能,必要時需進行椎管減壓手術。
夜間發作頻繁者睡前可飲用溫牛奶并做足部按摩。游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能增強肌肉柔韌性,避免突然劇烈運動。糖尿病患者需監測血糖,周圍血管病變患者應戒煙并控制血壓。持續超過72小時的痙攣或伴隨肌無力需排除肌炎、多發性硬化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