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周角化癥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皮膚毛囊周圍角化異常,常見于上臂外側、大腿前側、臀部及面頰部。
皮膚表面出現針尖至米粒大小的毛囊性丘疹,觸摸有粗糙感,顏色接近膚色或呈淡紅色。丘疹頂端可能伴有角質栓,去除后可見卷曲的毛發。
病變區域皮膚明顯干燥脫屑,尤其在冬季或濕度較低的環境中加重。角質層增厚導致皮膚失去正常光澤,伴有細小白屑。
密集分布的角化性丘疹使皮膚呈現類似雞皮的顆粒狀紋理,多呈對稱性分布。這種特征性改變在青春期最為明顯,隨年齡增長可能減輕。
約30%患者會出現間歇性輕微瘙癢,搔抓可能導致丘疹周圍紅斑。癥狀通常不會引起劇烈不適,但反復抓撓可能繼發毛囊炎。
長期存在的角化丘疹消退后可能遺留褐色色素沉著斑,尤其在深膚色人群中明顯。炎癥后色素改變可能需要數月才能逐漸淡化。
日常護理建議使用含尿素、乳酸等成分的身體乳保持皮膚濕潤,避免過度清潔或熱水燙洗。維生素A衍生物外用制劑可改善角化,嚴重者可考慮果酸換膚等醫學美容手段。注意防曬防止色素沉著加重,保證維生素A和必需脂肪酸的攝入有助于皮膚屏障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