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骨疼可通過熱敷按摩、調整咬合習慣、藥物鎮痛、物理治療、口腔??聘深A等方式緩解。下頜骨疼通常由肌肉勞損、顳下頜關節紊亂、牙齒咬合異常、外傷或炎癥感染等原因引起。
局部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將40℃左右熱毛巾敷于疼痛部位10-15分鐘,每日3次。配合輕柔打圈按摩咀嚼肌,力度以不加重疼痛為宜。避免用力按壓關節部位,熱敷后注意保暖。
單側咀嚼、緊咬牙等不良習慣會增加關節負荷。日常保持雙唇輕閉、牙齒微離的休息位,避免嚼硬物或口香糖。睡眠時使用咬合墊可減輕關節壓力,選擇軟質食物減少咀嚼次數。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可緩解疼痛和炎癥。肌肉松弛劑如鹽酸乙哌立松適用于咀嚼肌痙攣,短期使用不超過3天。急性炎癥期可配合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禁用類固醇自行注射。
超聲波治療通過高頻振動改善局部代謝,每次8-10分鐘。超短波治療能穿透深層組織消炎,療程5-7次。紅外線照射配合下頜關節主動活動訓練,每日2組,每組10次開閉口運動。
持續性疼痛需口腔科檢查咬合關系,正畸或調磨修復體改善咬合。關節盤移位者可進行關節腔沖洗,嚴重結構異常需關節鏡手術。伴牙齒隱裂或根尖炎癥時需根管治療,夜間磨牙患者定制頜墊。
建議每日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攝入牛奶、蝦皮或鈣片維持骨骼健康。進行頸部拉伸和肩部放松運動,避免長期低頭姿勢。睡眠時選擇仰臥或健側臥位,枕頭高度以維持頸椎自然曲度為宜。疼痛超過一周不緩解或伴開口受限、耳鳴等癥狀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