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造影后需注意穿刺點護理、觀察生命體征、控制活動強度、預防感染、監測并發癥。術后可能出現局部血腫、過敏反應、腎功能異常等風險。
1、穿刺點護理:
術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紗布加壓包扎24小時,避免沾水或摩擦。如發現敷料滲血、腫脹,需立即通知醫護人員。下肢制動6-8小時防止出血,臥床期間可進行足背屈伸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2、生命體征監測:
術后2小時內每15分鐘測量血壓、脈搏,觀察有無面色蒼白、冷汗等低血壓表現。對比劑可能引起一過性心率失常,出現心慌、胸悶需及時心電監護。體溫超過38℃提示感染可能。
3、活動限制:
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或長時間站立,防止穿刺血管再出血。一周內禁止提重物超過5公斤,上下樓梯需緩慢??蛇M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每日步數控制在3000步以內。
4、預防感染:
術后3天避免盆浴或游泳,淋浴時用防水敷料保護傷口。遵醫囑口服頭孢克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監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
5、并發癥觀察:
對比劑腎病表現為尿量減少、水腫,需多飲水促進排泄。過敏反應多在30分鐘內出現皮疹、呼吸困難,需備好地塞米松注射液。下肢劇痛伴皮溫降低提示動脈栓塞,需急診血管超聲檢查。
術后飲食宜選擇低鹽低脂的魚肉、燕麥、西藍花,每日飲水2000ml以上稀釋對比劑?;謴推诳蛇M行踝泵運動、直腿抬高訓練,避免久坐超過2小時。穿刺處結痂脫落前禁止泡溫泉或桑拿,兩周后復查血管超聲評估恢復情況。出現持續發熱或下肢麻木需及時返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