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可能導致死亡,但極為罕見。嚴重過敏反應、血管性水腫、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慢性疾病誘發是主要危險因素。
1、嚴重過敏反應:急性蕁麻疹伴隨全身過敏反應時可能危及生命,需立即注射腎上腺素。患者應隨身攜帶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苯海拉明,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
2、血管性水腫:累及深層皮膚組織的血管性水腫可能造成窒息風險。表現為眼瞼、口唇突發腫脹,需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甲潑尼龍聯合抗組胺藥物治療。
3、喉頭水腫:上呼吸道黏膜水腫可能引發窒息,常見于昆蟲叮咬或藥物過敏。出現聲嘶、喘鳴需緊急氣管插管,靜脈注射地塞米松聯合腎上腺素霧化吸入。
4、過敏性休克:全身毛細血管擴張導致循環衰竭,多由食物或藥物過敏引發。需立即平臥并肌注腎上腺素,建立靜脈通道補充血容量。
5、慢性疾病誘發:患有心臟病、哮喘等基礎疾病者可能因蕁麻疹加重原發病。長期慢性蕁麻疹患者需定期監測心肺功能,控制基礎疾病。
蕁麻疹患者應建立詳細過敏日記,記錄發作誘因如海鮮、堅果、花粉等常見致敏物。日常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洗澡水溫不超過38℃,避免搔抓皮損。堅持低組胺飲食,減少攝入發酵食品、柑橘類水果及加工食品。適度進行游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但需避免劇烈運動誘發膽堿能性蕁麻疹。環境控制需保持室內濕度50%左右,定期除螨除塵。心理調節可通過正念冥想緩解壓力因素,必要時進行認知行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