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上出現白色污垢可通過日常清潔、調整生活習慣、局部護理、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該現象可能由包皮垢堆積、真菌感染、細菌感染、過敏反應、包皮過長等原因引起。
1、包皮垢堆積:包皮內板分泌的皮脂與脫落表皮混合形成包皮垢,長期未清潔會形成白色污垢。每日用溫水輕柔清洗包皮內外,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包皮過長者需將包皮完全翻起清潔冠狀溝。
2、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導致包皮出現白色奶酪樣分泌物。保持局部干燥,穿著透氣棉質內褲。抗真菌藥物如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聯苯芐唑乳膏可局部涂抹。
3、細菌感染: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可產生白色膿性分泌物。避免抓撓患處,配偶需同步檢查治療。細菌性感染可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紅霉素軟膏等抗生素藥膏。
4、過敏反應:接觸洗滌劑或避孕套等物品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停用可疑致敏產品,清水沖洗患處。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藥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緩解癥狀,避免長期使用。
5、包皮過長:包皮無法完全上翻導致污垢蓄積,增加感染風險。青春期前兒童可觀察等待,成人反復感染者建議行包皮環切術或包皮成形術。術后需保持傷口清潔干燥。
日常飲食注意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增強皮膚抵抗力。選擇寬松透氣衣物,避免久坐導致局部潮濕。出現紅腫疼痛、排尿困難或分泌物異味時需及時就醫,排除性傳播疾病可能。規律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潔,避免不潔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