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患者可通過選擇易消化食物、增加膳食纖維、補充優質蛋白、避免刺激性飲食、少食多餐等方式調整飲食結構。
軟爛的粥類如小米粥、山藥粥能減少胃部負擔,蒸煮的南瓜、胡蘿卜等根莖類蔬菜富含果膠,可在胃黏膜形成保護層。煮熟的蘋果、香蕉等低酸水果適合作為加餐。
燕麥、糙米等全谷物提供可溶性纖維,促進胃腸蠕動但不刺激胃酸分泌。嫩葉菠菜、秋葵等焯水后的蔬菜纖維軟化,每日攝入300-500克可預防便秘引發的胃脹。
清蒸魚蝦、水煮蛋等低脂高蛋白食物優先于紅肉,豆腐、納豆等植物蛋白更易吸收。乳糖不耐受者可選擇低乳糖酸奶,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按1-1.2克/公斤體重計算。
辛辣調料、碳酸飲料、酒精直接損傷胃黏膜,咖啡因和薄荷可能松弛賁門括約肌。油炸食品延緩胃排空,高鹽腌制品增加胃癌風險,需嚴格限制。
采用每日5-6餐制,單次進食量不超過200毫升。餐后保持直立姿勢30分鐘,睡前3小時禁食。干濕分離進食法可避免食物過快排空。
胃病患者需建立個性化飲食方案,急性期選擇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緩解期逐步過渡到軟食。規律進行散步、八段錦等低強度運動促進胃腸動力,同時配合腹部保暖、情緒調節等綜合管理。持續胃部不適需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或胃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