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的使用需注意創面清潔、過敏測試、避免聯合用藥、嚴格存儲條件及觀察修復進程。該藥物適用于皮膚創傷修復,錯誤使用可能影響療效或引發不良反應。
1、清潔創面:使用前需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去除壞死組織和異物。污染創面直接涂抹凝膠可能滋生細菌,延緩愈合。淺表擦傷建議每日換藥前清潔,深部創面需由醫護人員處理。
2、過敏測試:首次使用前在手腕內側涂抹少量凝膠觀察24小時。出現紅斑、瘙癢需立即停用。過敏體質患者慎用,既往對生物制劑過敏者禁用。凝膠輔料中的甘油或羥苯甲酯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
3、藥物配伍:避免與碘伏、雙氧水等消毒劑同時使用。氧化性消毒劑會破壞生長因子活性,建議清潔后間隔30分鐘再涂抹。抗生素類外用藥需間隔2小時使用,防止藥物相互作用降低療效。
4、存儲規范:未開封凝膠需2-8℃冷藏保存,開封后室溫存放不超過30天。反復凍融會致蛋白質變性失效,外出攜帶建議使用醫用冰袋。光照會導致活性成分降解,需保留原包裝避光存放。
5、療程觀察:淺二度燒傷連續使用7-10天,糖尿病足潰瘍需持續用藥4周。創面滲出減少、肉芽組織鮮紅提示藥物起效。若兩周無改善需排查創面感染或血運障礙,必要時聯合負壓吸引治療。
日常護理應保持創面適度濕潤,覆蓋無菌凡士林紗布可增強凝膠滲透。恢復期避免抓撓新生皮膚,防曬措施需持續至色素沉著消退。均衡攝入蛋白質和維生素C有助于膠原合成,深海魚、獼猴桃等食物可促進創面修復。適度有氧運動改善局部微循環,但需避免傷口部位劇烈活動。定期隨訪評估瘢痕增生情況,必要時結合壓力療法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