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刺痛可通過抗生素治療、止痛藥物緩解、抗炎藥物應用、生活方式調整、中醫輔助治療等方式改善。該癥狀可能與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尿道結石、性傳播疾病、尿道損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排尿灼熱感、尿頻尿急、血尿、下腹墜脹、尿道分泌物增多等癥狀。
1、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是尿道刺痛的常見原因,需根據病原體選擇敏感抗生素。淋球菌感染可選用頭孢曲松、大觀霉素、阿奇霉素;非特異性尿路感染推薦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磷霉素。用藥前建議進行尿培養和藥敏試驗。
2、止痛藥物:針對劇烈疼痛可短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這些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緩解疼痛,但需注意胃腸道副作用,連續使用不宜超過3天。
3、抗炎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道不適可選用α受體阻滯劑坦索羅辛、多沙唑嗪配合植物制劑普適泰、鋸棕櫚提取物。合并免疫因素時,短期使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有助于減輕尿道黏膜水腫。
4、生活干預:每日飲水2000ml以上,稀釋尿液減少刺激。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攝入,選擇棉質透氣內褲。暫停性生活至癥狀消失,排尿后從前向后清潔會陰部,防止重復感染。
5、中醫調理:濕熱下注型可服用八正散、萆薢分清飲;氣滯血瘀型適用血府逐瘀湯。針灸選取關元、三陰交、膀胱俞等穴位,配合金銀花、車前草代茶飲輔助利尿消炎。
出現尿道刺痛需完善尿常規、泌尿系超聲等檢查,明確診斷后規范用藥。治療期間保持適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壓迫會陰。飲食增加冬瓜、黃瓜等利尿食材,限制咖啡因攝入。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或伴隨發熱、腰痛需立即就醫,警惕急性腎盂腎炎等嚴重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