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炎能否自愈取決于具體病因和病情嚴重程度。多數輕度龜頭炎在保持局部清潔、避免刺激后可自行緩解,但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炎癥通常需醫療干預。
一、可能自愈的情況:
非感染性龜頭炎如接觸性皮炎或輕微刺激反應,通過每日溫水清洗、更換透氣棉質內褲、暫停性生活等措施,1-2周內癥狀可能消退。需觀察是否伴隨紅腫減輕、分泌物減少等好轉跡象。
二、需就醫的情況:
出現白色豆腐渣樣分泌物提示真菌感染,黃色膿液可能為細菌感染,此類情況需外用抗真菌藥膏或抗生素治療。反復發作的龜頭炎可能與糖尿病、包皮過長等基礎疾病相關,需針對原發病因處理。
日常護理應避免使用香皂或沐浴露直接清洗患處,可選擇溫和生理鹽水沖洗。飲食上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如獼猴桃、西蘭花以促進黏膜修復。急性期暫停劇烈運動防止摩擦加重炎癥,恢復后可進行快走、游泳等低強度運動增強免疫力。若72小時內無改善或出現潰瘍、發熱等癥狀應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