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出血可通過止血藥物、激素類藥物、抗生素等方式治療。陰道出血可能與內分泌失調、生殖系統炎癥、子宮內膜病變、妊娠相關疾病、腫瘤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經期異常、腹痛、異常分泌物等癥狀。
1、止血藥物:氨甲環酸可抑制纖溶酶原激活,減少出血;酚磺乙胺能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維生素K參與凝血因子合成。適用于功能性子宮出血或術后出血,需排除血栓風險后使用。
2、激素調節:炔雌醇環丙孕酮可調節月經周期;地屈孕酮適用于黃體功能不足;戊酸雌二醇用于圍絕經期出血。激素治療需嚴格遵循用藥周期,突然停藥可能加重出血。
3、抗感染治療:甲硝唑針對厭氧菌感染;多西環素適用于衣原體性宮頸炎;頭孢曲松對淋球菌有效。生殖道感染引起的出血需完成全程治療,避免耐藥性產生。
4、妊娠相關用藥:黃體酮膠囊用于先兆流產保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妊娠。異常妊娠出血需先明確胚胎狀態,宮外孕需立即手術干預。
5、腫瘤治療:他莫昔芬用于子宮內膜癌輔助治療;亮丙瑞林可抑制卵巢功能。惡性腫瘤所致出血需結合手術切除或放療等綜合方案。
日常可增加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預防貧血,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出血。出血持續超過7天或伴隨暈厥、發熱需急診處理,絕經后出血必須排查子宮內膜癌風險。建議記錄出血周期和伴隨癥狀,婦科檢查前避免陰道沖洗干擾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