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道阻塞可通過淚道沖洗、淚道探通、淚道置管、淚囊鼻腔吻合術、淚囊摘除術等方式治療。該病可能與先天性發育異常、淚道炎癥、外傷、鼻部疾病、淚道腫瘤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溢淚、眼部分泌物增多、結膜充血等癥狀。
1、淚道沖洗:采用生理鹽水沖洗淚道,清除分泌物和堵塞物。適用于輕度阻塞或炎癥初期,操作簡單無創,但需多次重復治療。配合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氯霉素可增強效果。
2、淚道探通:用探針擴張狹窄部位,適合膜性阻塞患者。操作需在表面麻醉下進行,可能引起短暫出血。術后需使用激素類滴眼液如氟米龍、地塞米松預防粘連,聯合人工淚液緩解干眼癥狀。
3、淚道置管術:植入硅膠管維持淚道通暢3-6個月。適用于復發性阻塞,需定期沖洗維護。置管期間避免揉眼,防止導管移位。該方式保留淚道生理結構,成功率約70-80%。
4、淚囊鼻腔吻合術:建立淚囊與鼻腔新通道,適合骨性阻塞患者。手術需全身麻醉,術后鼻腔填塞48小時。可能并發鼻出血、吻合口瘢痕,需使用鼻腔噴霧如糠酸莫米松控制炎癥。
5、淚囊摘除術:完全切除病變淚囊,僅用于惡性腫瘤或多次手術失敗者。術后永久性改變淚液引流途徑,需長期使用人工淚液。該術式可能遺留面部瘢痕,需謹慎選擇。
日常護理應保持眼部清潔,每日熱敷促進分泌物排出。飲食多攝入維生素A豐富的胡蘿卜、菠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適度眼球轉動訓練可改善局部循環,外出佩戴防風鏡減少刺激。若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或出現急性淚囊炎,需及時眼科就診評估手術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