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摔到后腦勺可通過觀察意識狀態、檢查外傷痕跡、監測嘔吐情況、評估肢體活動、測試瞳孔反應等方式判斷有無異常。該情況可能與顱骨結構脆弱、平衡能力不足、地面硬度高、保護動作缺失、意外碰撞等因素有關。
1、意識狀態:觀察是否出現哭鬧后迅速平靜或持續嗜睡。若摔傷后立即大哭且能正常交流,多提示輕度損傷;若出現意識模糊或難以喚醒,需警惕顱內出血。保持患兒安靜,避免劇烈搖晃頭部。
2、外傷痕跡:檢查頭皮是否有腫脹、淤青或開放性傷口。輕微血腫可冷敷處理,傷口出血需無菌紗布按壓。發現顱骨凹陷或異常隆起時,需影像學排除骨折。
3、嘔吐頻率:記錄24小時內嘔吐次數。單次嘔吐可能由驚嚇引起,頻繁噴射狀嘔吐伴隨頭痛時,提示顱內壓增高。暫禁食2小時,嘔吐后補充口服補液鹽。
4、肢體活動:測試四肢肌力和協調性。拒絕活動某側肢體或出現行走不穩,可能提示腦挫裂傷。進行抓握測試和直線行走測試,異常時需神經科評估。
5、瞳孔反應:用手電筒照射雙眼觀察瞳孔收縮。雙側瞳孔不等大或對光反應遲鈍,可能存在腦疝風險。同時檢查眼瞼是否下垂及眼球運動是否協調。
日常護理需保持環境安全,選擇防滑地墊和軟質家具邊緣保護套。飲食選擇易消化的米粥、蒸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復期可進行平衡訓練如單腳站立、走平衡木,但需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出現持續頭痛、異常煩躁或抽搐時,立即就醫進行CT檢查排除硬膜下血腫等嚴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