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過之后再蒸熟的米飯升糖值會降低。淀粉在反復加熱過程中會發生老化回生,導致抗性淀粉含量增加,從而減緩消化吸收速度。
淀粉類食物經過冷卻和再加熱后,部分可消化淀粉會轉化為抗性淀粉。抗性淀粉難以被小腸酶解,進入大腸后被腸道菌群發酵,這種特性使得血糖上升速度變慢。煮后蒸熟的米飯因經歷兩次溫度變化,淀粉分子結構重排更明顯,抗性淀粉含量高于普通米飯。
制作這類米飯時需注意米水比例。水分過多會導致淀粉過度糊化,不利于抗性淀粉形成;水分過少則影響口感。建議煮飯時水量略少于常規比例,蒸制前將米飯松散翻動,冷卻后再蒸能更好促進淀粉回生。腸胃功能較弱者需控制食用量,避免抗性淀粉過量引發腹脹。
日常飲食中可將此類米飯與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搭配,進一步延緩血糖波動。運動方面建議餐后30分鐘進行低強度活動,如散步或伸展,幫助穩定血糖水平。長期控糖需結合整體膳食結構調整,避免單一食物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