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可以查出連體嬰兒。通過超聲檢查等常規產前篩查手段,多數情況下能夠發現胎兒是否存在連體畸形,尤其在孕中期大排畸檢查時檢出率較高。
連體嬰兒屬于罕見的先天性畸形,醫學上稱為聯體雙胎,發生率約為二十萬分之一。超聲檢查是診斷連體嬰兒的主要方法,通過觀察胎兒軀體連接部位、器官共享情況等特征進行判斷。孕18-24周進行的系統超聲檢查對連體嬰兒的檢出率可達90%以上,此時胎兒器官發育較為完善,且羊水量適中,便于觀察結構異常。三維超聲和胎兒磁共振成像可作為補充檢查手段,幫助明確連接部位的具體解剖關系。
連體嬰兒的形成與單卵雙胎分離不完全有關,具體機制尚不完全明確。根據連接部位不同,可分為胸腹聯體、臀部聯體、頭部聯體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連體嬰兒預后差異較大,部分可通過出生后手術分離獲得較好生存質量,但嚴重類型可能危及生命。產檢發現連體嬰兒后,需由多學科團隊評估胎兒存活可能性和手術可行性,為孕婦及家庭提供專業咨詢。
孕婦應重視規范產檢,尤其要按時完成孕中期大排畸檢查。保持均衡營養攝入,適當補充葉酸等營養素。避免接觸放射線、有毒化學物質等致畸因素。發現胎兒異常時保持心態平穩,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建議。根據具體情況,可考慮遺傳咨詢以評估再次妊娠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