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人出院后需要營養治療。手術和化療會顯著影響消化功能,合理的營養支持能促進傷口愈合、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并發癥風險。
一、營養治療的核心目標:
胃癌術后常見胃容量縮小、消化酶分泌不足,需通過高蛋白、易吸收的飲食彌補營養缺口。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建議每公斤體重1.2-1.5克,優先選擇魚肉、蛋清、豆腐等低脂優質蛋白。碳水化合物以米粥、軟面條等低纖維主食為主,避免粗糧刺激腸道。脂肪攝入需嚴格控制,采用橄欖油等不飽和脂肪酸。
二、分階段營養干預方案:
術后1-2周以流質和半流質飲食為主,如藕粉、蒸蛋羹,每日6-8餐少量進食。2-4周逐步過渡到軟食,可添加肉末、菜泥?;熎陂g若出現惡心嘔吐,需補充維生素B6和鋅制劑緩解癥狀。長期恢復期需監測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標,必要時使用短肽型腸內營養粉補充能量。
日常飲食需采用蒸煮燉等低溫烹飪方式,避免燒烤、腌制品。餐后保持30分鐘坐位姿勢,預防反流性食管炎。每周進行3次15分鐘散步,逐步提升運動量至每日30分鐘。若持續存在腹瀉、貧血或體重下降超過5%,需及時復診調整營養方案。家屬應學習食物稱重和營養記錄,定期與臨床營養師溝通評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