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應性鼻炎是機體接觸過敏原后由IgE介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癥,可能由遺傳因素、環境過敏原暴露、免疫失衡、鼻黏膜屏障功能異常、自主神經調節紊亂等原因引起,可通過避免過敏原、藥物治療、免疫治療、鼻腔沖洗、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
約30%-50%患者存在家族過敏史,特定基因如HLA-DQ、IL-4受體基因多態性與發病相關。這類人群需加強環境過敏原篩查,優先采取物理隔離措施如使用防螨床品。
塵螨、花粉、寵物皮屑等吸入性過敏原通過激活肥大細胞釋放組胺,表現為陣發性噴嚏。塵螨過敏者建議每周用60℃熱水清洗床品,花粉季減少戶外活動。
Th2細胞過度活化導致IL-4、IL-5等細胞因子分泌增加,促進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可能與維生素D缺乏、腸道菌群紊亂等因素有關,建議補充含益生菌的發酵食品。
長期炎癥導致鼻黏膜纖毛功能障礙,表現為持續性鼻塞。可能與空氣污染、頻繁挖鼻等機械刺激有關,可使用生理性海水噴霧維護黏膜濕潤度。
自主神經對血管舒縮調節失常,出現清水樣涕。冷空氣、煙霧等非特異性刺激可誘發癥狀,建議進行鼻腔冷熱交替刺激訓練。
日常需保持室內濕度40%-60%,定期清洗空調濾網。飲食可增加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亞麻籽油攝入,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鼻腔護理推薦每日2次生理鹽水沖洗,花粉季外出佩戴納米纖維防護口罩。癥狀持續加重或伴發哮喘時需進行過敏原特異性免疫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孟魯司特鈉,手術治療主要采用鼻后神經切斷術或下鼻甲射頻消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