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可通過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鏈霉素等藥物治療。肺結核通常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表現為咳嗽、咯血、低熱、盜汗、乏力等癥狀。
異煙肼是結核病化療的核心藥物,通過抑制分枝菌酸合成發揮殺菌作用。利福平能特異性抑制細菌RNA聚合酶,對快速繁殖的結核菌效果顯著。這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降低耐藥性風險,需持續用藥6-9個月。
吡嗪酰胺在酸性環境中對半休眠菌群有獨特殺菌效果,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關節痛和高尿酸血癥。乙胺丁醇通過干擾阿拉伯糖基轉移酶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可能導致視神經炎,需定期監測視力。
鏈霉素屬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適用于重癥結核或耐藥病例。需肌內注射給藥,可能引起聽力損害和腎毒性。阿米卡星可作為替代選擇,使用期間需監測前庭功能和血肌酐水平。
耐多藥結核病需采用貝達喹啉、德拉馬尼等新型藥物。利奈唑胺作為惡唑烷酮類抗菌藥,對耐藥菌株有抑制作用。治療方案需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個體化制定,療程通常延長至18-24個月。
保肝藥物如谷胱甘肽可預防抗結核藥物導致的肝損傷。維生素B6能減輕異煙肼引起的周圍神經炎。對氨基水楊酸可調節腸道菌群,改善化療期間的消化道反應。
結核病患者需保證每日2700-3000千卡熱量攝入,優先選擇雞蛋、魚肉、牛奶等高蛋白食物。恢復期可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溫和運動,避免劇烈活動加重消耗。居室保持通風干燥,每日紫外線消毒,痰液需用含氯消毒劑處理。嚴格遵醫囑完成全程治療是防止復發的關鍵,治療期間每月復查肝腎功能和胸部影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