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休克可通過腎上腺素注射、保持氣道通暢、補液治療、抗組胺藥物應用、糖皮質激素使用等方式搶救。過敏性休克通常由藥物過敏、食物過敏、昆蟲叮咬、乳膠過敏、不明原因過敏反應等因素引起。
腎上腺素是搶救過敏性休克的首選藥物,能迅速收縮血管、減輕水腫、改善通氣。肌注劑量為0.3-0.5mg,兒童按0.01mg/kg計算。嚴重病例需每5-15分鐘重復給藥,直至癥狀緩解。使用后需持續監測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
立即評估患者氣道狀況,出現喉頭水腫需行氣管插管或環甲膜穿刺。將患者置于休克體位,下肢抬高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清除口腔分泌物,給予高流量吸氧,氧濃度維持在8-10L/min。密切觀察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變化。
快速建立兩條靜脈通路,首選生理鹽水快速輸注,成人首劑500-1000ml,兒童20ml/kg。嚴重低血壓者可選用羥乙基淀粉等膠體液。每15分鐘評估血壓、尿量,調整輸液速度。中心靜脈壓監測有助于判斷容量狀態。
靜脈注射苯海拉明20-50mg或氯雷他定10mg,阻斷組胺H1受體。聯合使用雷尼替丁等H2受體拮抗劑可增強效果。用藥后需警惕嗜睡、口干等副作用。這類藥物不能替代腎上腺素,僅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靜脈給予氫化可的松200mg或甲潑尼龍40-80mg,預防遲發相反應。用藥后6-8小時需重復給藥。監測血糖變化,糖尿病患者需調整胰島素用量。糖皮質激素起效較慢,不可作為一線搶救措施。
搶救成功后需留院觀察24小時,警惕雙相性過敏反應。日常應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隨身攜帶腎上腺素自動注射筆。建議進行過敏原檢測,建立詳細的過敏檔案。合理膳食可多攝入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適度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患者及家屬需接受專業急救培訓,掌握識別早期癥狀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