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茯苓水一般不會導致拉肚子。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正常飲用不會引起腹瀉。
茯苓是傳統中藥材,常用于改善水腫、脾虛食少等癥狀。其藥性平和,常規劑量下對胃腸刺激較小。部分人群飲用后可能出現輕微排便次數增多,這與茯苓的利水作用有關,通常不屬于病理性腹瀉。茯苓含有多糖類成分,能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改善作用。
若飲用后出現持續腹瀉,需考慮三種可能性:一是體質敏感者對茯苓成分不耐受,二是藥材保存不當發生霉變,三是與其他瀉下類藥物同服產生協同作用。茯苓表皮可能殘留少量二氧化硫,建議浸泡清洗后再煎煮。脾胃虛寒者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加重腹脹,建議搭配白術或山藥中和藥性。
日常飲用茯苓水可將10克切片茯苓與500毫升清水煮沸,小火煎15分鐘后飲用。每周飲用3-4次為宜,連續服用不超過兩周。搭配薏苡仁可增強祛濕效果,配合紅棗能緩和藥性。儲存茯苓需放置陰涼干燥處,避免受潮變質。出現腹痛腹瀉應立即停用,飲用溫粥養護腸胃,必要時咨詢中醫師調整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