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前需做好術前評估、心理調整、皮膚準備、禁食禁飲、物品準備等事項,以保障手術安全性和術后恢復。
1、術前評估:
孕婦需完成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等實驗室檢查,評估是否存在貧血或感染風險。心電圖和胎心監護可排查心臟異常及胎兒窘迫。超聲檢查明確胎盤位置、胎兒體位,排除前置胎盤等手術禁忌癥。瘢痕子宮患者需評估子宮下段肌層厚度,預測破裂風險。妊娠期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壓血糖至安全范圍。
2、心理調整:
通過產前宣教了解麻醉方式、手術流程和鎮痛方案,減輕對未知的恐懼。與主刀醫生溝通手術指征和應急預案,建立信任感。學習術后早接觸、早開奶等母乳喂養技巧,提前規劃新生兒護理支持。焦慮嚴重者可尋求心理咨詢,冥想或呼吸訓練有助于穩定情緒。家屬需同步接受指導,避免將緊張情緒傳遞給產婦。
3、皮膚準備:
術前24小時用抗菌皂沐浴,重點清潔腹部及會陰部皮膚。剔除手術區域毛發時使用電動剃刀,避免刮傷皮膚增加感染風險。禁止使用護膚品或止汗劑,防止化學物質影響切口愈合。糖尿病患者需加強皮膚檢查,處理潛在破損或毛囊炎。既往有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攜帶史者需提前告知
4、禁食禁飲:
擇期手術前8小時禁食固體食物,6小時禁食配方奶等液體營養劑,2小時禁飲清水。急診剖宮產需立即禁食,麻醉前留置胃管降低誤吸風險。妊娠劇吐患者可靜脈補液維持電解質平衡。嚼口香糖或含冰片能緩解口渴感,但需避免吞咽動作。術前晚22點后完全禁食,晨起刷牙時勿吞水。
5、物品準備:
準備計量型衛生巾、收腹帶等術后護理用品,選擇前開扣哺乳衣方便檢查切口。攜帶新生兒包被、尿不濕等基礎物資,產褥墊需達到60×90cm規格。病歷資料、醫保卡及既往檢查報告需分類收納。充電寶、吸管杯等提升住院舒適度。提前安裝嬰兒安全座椅,規劃出院交通方案。
剖宮產前一周起每日攝入雞蛋、瘦肉等優質蛋白促進組織修復,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但需避免人參、當歸等活血藥材。練習床上翻身、咳嗽時按壓切口等術后動作,選擇低強度散步維持體能。術后6小時內需去枕平臥觀察出血,24小時后拔除尿管盡早下床活動。哺乳時采用橄欖球式抱姿減少腹部壓力,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枕頭支撐切口。保持敷料干燥清潔,術后10天可淋浴但忌盆浴,出現發熱、切口滲液等異常及時就醫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