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屎拉出來的都是水可通過調整飲食、補充電解質、使用止瀉藥物、治療原發疾病、及時就醫等方式治療。這種情況通常由飲食不當、腸道感染、食物過敏、腸易激綜合征、炎癥性腸病等原因引起。
1、調整飲食:避免攝入高纖維、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選擇低渣飲食如白粥、面條、香蕉。適當補充可溶性膳食纖維如蘋果泥、燕麥片,有助于吸收腸道水分。暫停乳制品攝入以防乳糖不耐受加重腹瀉。
2、補充電解質:每500ml水添加1包口服補液鹽,或飲用含鉀鈉的運動飲料。自制補液可混合1L水+6茶匙糖+半茶匙鹽。同時補充鋅制劑可縮短腹瀉病程,成人每日補充20mg元素鋅。
3、止瀉藥物:蒙脫石散可吸附腸道毒素,洛哌丁胺能抑制腸蠕動,消旋卡多曲減少腸道分泌。細菌性腹瀉需避免過早使用止瀉劑,病毒性腹瀉可短期使用。用藥需結合大便性狀調整。
4、治療原發病:細菌感染需用諾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寄生蟲感染需用甲硝唑、阿苯達唑。腸易激綜合征可用解痙劑匹維溴銨,炎癥性腸病需用美沙拉嗪或生物制劑。食物過敏需嚴格回避過敏原。
5、識別危重癥:出現持續24小時以上水樣便、發熱超過38.5℃、血便、意識模糊、尿量減少等需急診。嬰幼兒、孕婦、老年人脫水風險高,腹瀉6次以上或持續2天未緩解應及時消化科就診。
腹瀉期間建議采用BRAT飲食香蕉、米飯、蘋果醬、吐司,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可嘗試益生菌制劑調節菌群,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注意肛門護理,每次便后用溫水清洗,涂抹氧化鋅軟膏。恢復期逐漸增加蛋白質攝入,從蒸蛋羹、嫩豆腐開始。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飲水,分次少量飲用。監測體重變化,每日下降超過3%提示嚴重脫水。適當進行腹部按摩,順時針方向輕柔按壓促進腸功能恢復。癥狀緩解后2周內避免生冷食物,防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