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依賴癥患者需通過心理干預、藥物輔助、社交支持、并發癥管理、復發預防等方式綜合干預。長期酗酒可能與遺傳易感性、多巴胺獎賞系統異常、肝臟代謝障礙、焦慮抑郁共病、家庭環境刺激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戒斷反應、肝功能異常、情緒障礙、人際關系惡化、認知功能下降等癥狀。
1、心理干預:
認知行為療法幫助患者識別飲酒觸發因素,建立應對渴求的技巧。動機增強療法通過階段性目標設定提升戒斷意愿,家庭治療可改善支持系統。針對共病抑郁焦慮,需配合正念訓練或團體心理輔導。
2、藥物輔助:
戒斷期使用地西泮控制震顫譫妄,納曲酮阻斷酒精獎賞效應,阿坎酸調節谷氨酸系統。藥物需在精神科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與酒精相互作用。肝功能異常者需調整劑量,定期監測轉氨酶水平。
3、社交支持:
參與匿名戒酒會等團體獲得同伴支持,建立無酒社交圈替代飲酒場合。家庭成員需接受戒酒教育,避免勸酒或指責。職業康復計劃幫助重建社會功能,減少因失業誘發的復飲。
4、并發癥管理:
每周監測血壓血糖,每年進行肝纖維化掃描和胃鏡檢查。韋尼克腦病需及時補充維生素B1,周圍神經病變給予甲鈷胺。合并胰腺炎時采用低脂飲食,肝硬化患者限制蛋白質攝入。
5、復發預防:
記錄戒斷日記識別高危情境,安裝酒精檢測APP阻斷購酒行為。隨身攜帶戒斷承諾卡,設定階段性獎勵機制。出現復飲后72小時內就醫調整方案,避免陷入自責-飲酒循環。
日常飲食增加全谷物和深色蔬菜補充B族維生素,進行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改善代謝。臥室放置加濕器緩解戒斷期口干,使用薰衣草精油輔助睡眠。所有護理措施需持續12個月以上,定期復查γ-谷氨酰轉肽酶和心電圖。突發嘔血或意識障礙需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