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通常由風濕免疫科或血管外科負責診療,具體科室選擇需根據病變類型和累及范圍決定。血管炎的治療涉及風濕免疫科、血管外科、皮膚科、腎內科、呼吸科等多學科協作。
1、風濕免疫科:
系統性血管炎的首診科室,負責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的診斷與藥物管理。常見如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相關性血管炎、大動脈炎等,需通過血液抗體檢測、血管造影等明確分型。治療以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為主,如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等。
2、血管外科:
處理血管結構性病變導致的繼發性血管炎或并發癥。當出現動脈瘤、血管狹窄閉塞時,可能需介入手術或血管重建。如巨細胞動脈炎合并頸動脈狹窄時,需球囊擴張或支架植入。
3、皮膚科:
針對皮膚小血管炎進行專科處理。表現為紫癜、潰瘍的過敏性紫癜或白細胞破碎性血管炎,需皮膚活檢確診。局部治療包括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嚴重者需系統用藥。
4、腎內科:
管理血管炎繼發的腎臟損害。如顯微鏡下多血管炎常導致急進性腎炎,需腎穿刺評估病理分級。治療除免疫抑制外,可能需血漿置換或透析支持。
5、呼吸科:
診治累及肺部的血管炎病變。肉芽腫性多血管炎可引發肺泡出血,需支氣管鏡檢查和肺功能評估。重癥需聯合大劑量激素沖擊與生物制劑治療。
血管炎患者日常需避免感染誘發疾病活動,戒煙并控制血壓。飲食建議低鹽優質蛋白,如魚肉、蛋清等;適度進行關節保護性運動如游泳、瑜伽;定期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指標。出現新發皮疹、血尿或氣促時應及時復診,冬季注意保暖預防血管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