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低置狀態在孕期較為常見,多數情況下隨著孕周增加可能自然上移。能否陰道順產需結合胎盤位置與宮頸內口距離、出血情況及胎兒狀況綜合評估。完全性前置胎盤通常需剖宮產,邊緣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盤若無活動性出血且胎位正常,經嚴密監測可嘗試陰道分娩。
一、胎盤低置的分型與分娩方式選擇:
胎盤低置根據覆蓋宮頸內口程度分為完全性、部分性和邊緣性三種類型。完全性前置胎盤胎盤完全覆蓋宮頸內口陰道分娩風險極高,易引發致命性大出血,需擇期剖宮產。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邊緣距宮頸內口<2cm若孕晚期無出血、胎頭已入盆,在具備緊急剖宮產條件的醫院可嘗試陰道分娩。部分性前置胎盤需個體化評估,動態超聲監測胎盤遷移情況至關重要。
二、影響分娩方式的關鍵因素:
孕28周后仍持續存在的胎盤低置需重點評估三項指標:近期是否反復無痛性陰道出血、胎盤邊緣與宮頸內口實際距離、是否合并胎盤植入。若出現持續宮縮后出血量>200ml、胎心異常或胎盤邊緣血竇破裂,需立即中轉剖宮產。對于孕34周前發現的單純性胎盤低置,建議左側臥位休息,避免負重和性生活,促進胎盤位置上移
孕晚期應每周進行超聲監測胎盤位置變化,同時檢測血紅蛋白儲備。陰道分娩過程中需配備雙靜脈通路、備血及新生兒復蘇設備。產后需密切觀察子宮收縮情況,預防遲發性出血。建議所有胎盤低置孕婦從孕32周起提前制定個性化分娩預案,與產科醫生保持充分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