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病毒可能通過母嬰傳播或密切接觸傳染給孩子,但多數情況下兒童感染后無明顯癥狀且可自愈。
一、母嬰垂直傳播途徑:
孕婦生殖道存在高危型HPV時,分娩過程中可能通過產道傳染給新生兒。主要表現為嬰幼兒反復發作的喉乳頭狀瘤,需通過喉鏡檢查確診。孕期定期宮頸癌篩查可降低傳播風險,若發現活動性感染,醫生可能建議剖宮產。
二、日常接觸傳播方式:
家庭成員共用毛巾、浴盆等物品可能造成間接接觸傳播。兒童免疫系統未完善時,皮膚黏膜破損處接觸病毒污染物可能引發尋常疣或扁平疣。保持個人用品專人專用、規范處理感染者衣物可有效阻斷傳播鏈。
兒童感染HPV后應避免搔抓皮損,選擇純棉透氣衣物減少摩擦。飲食需保證優質蛋白和維生素A/C攝入,如胡蘿卜、獼猴桃等促進上皮修復。學齡期兒童建議接種HPV疫苗,未感染者優先選擇九價疫苗,已感染者接種前需評估病毒亞型。家庭成員確診HPV感染后,應對浴室、馬桶等高頻接觸區域定期消毒,兒童內衣需60℃以上高溫洗滌。出現持續性皮膚贅生物或聲音嘶啞癥狀時,需至兒科和皮膚科聯合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