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腦供血不足可能由動脈硬化、高血壓、頸椎病、心臟泵血功能減退、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為頭暈、頭痛、視物模糊、肢體麻木、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1、頭暈頭痛:腦部血流減少導致缺氧,患者常出現持續性頭暈或陣發性眩暈,伴隨頭部脹痛或緊箍感。建議避免突然起身,保持環境光線柔和,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改善微循環藥物。
2、視物模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可影響視覺中樞,出現短暫性視物模糊或視野缺損。每日進行眼球轉動訓練,攝入富含葉黃素的菠菜、胡蘿卜,定期監測血壓血糖指標。
3、肢體麻木:大腦運動感覺區缺血引發單側肢體麻木無力,癥狀多呈發作性。建議進行肢體被動按摩,穿戴防滑鞋具,檢測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排除腦梗死風險。
4、記憶力減退:海馬體供血不足造成近事遺忘,表現為重復提問或放錯物品。可通過記憶卡片訓練、有氧散步改善認知,適量補充核桃、深海魚類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
5、平衡障礙:小腦缺血導致步態不穩易跌倒,常伴耳鳴耳悶癥狀。居家需安裝扶手護欄,練習單腿站立等平衡訓練,避免快速轉頭或頸部過度伸展動作。
日常需保持低鹽低脂飲食,每日攝入燕麥、黑木耳等改善血液循環的食材,配合太極拳、八段錦等舒緩運動。監測晨起血壓變化,睡眠時墊高床頭10-15厘米促進腦部供血。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言語障礙時需立即進行經顱多普勒超聲或腦血管造影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