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縫癢爛可通過保持干燥、使用抗真菌藥物、穿透氣鞋襪、避免抓撓、局部冷敷等方式緩解。該癥狀通常由真菌感染、汗液積聚、皮膚摩擦、過敏反應、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腳趾縫潮濕是真菌繁殖的溫床,每日需徹底擦干趾縫,可撒玉米淀粉或滑石粉吸濕。淋浴后優先處理足部水分,避免穿未干透的鞋襪。長時間涉水后需及時更換干燥鞋襪。
2、抗真菌藥物:咪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等外用乳膏可抑制真菌生長。涂抹前需清潔患處,每日用藥2次持續至少兩周。癥狀消失后繼續用藥一周防止復發,趾甲受累需配合口服藥物。
3、透氣鞋襪:選擇網眼運動鞋或真皮皮鞋促進空氣流通,棉質襪子優于化纖材質。每天更換并高溫洗滌襪子,陽光下暴曬6小時可殺滅真菌。工作時可備多雙鞋交替穿著。
4、避免抓撓:搔抓會破壞皮膚屏障導致繼發感染,可用拍打代替抓撓緩解癢感。夜間睡眠佩戴棉質手套,修剪指甲至平滑邊緣。嚴重瘙癢可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
5、局部冷敷:生理鹽水濕敷可收斂滲液,3%硼酸溶液浸泡每次15分鐘。急性期可用冷藏綠茶包冷敷止癢,蘆薈凝膠涂抹緩解灼熱感。出現膿皰需就醫排除細菌感染。
每日飲食增加富含鋅的海鮮和堅果,維生素B族可促進皮膚修復。選擇低強度游泳或瑜伽減少足部出汗,赤足行走需避開公共潮濕區域。合并糖尿病或免疫缺陷者需定期監測血糖并強化足部護理,真菌反復感染需進行肝腎功能檢查后系統性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