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甲減可通過左甲狀腺素替代治療、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調整飲食結構、心理行為干預、預防并發癥等方式治療。兒童甲減通常由先天性甲狀腺發育不良、碘缺乏、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下丘腦-垂體病變、藥物或放射線損傷等原因引起。
左甲狀腺素鈉是治療兒童甲減的核心藥物,需根據體重計算劑量并隨生長發育動態調整。常用藥物包括優甲樂、雷替斯、加衡等合成甲狀腺激素制劑。治療初期需每4-6周檢測TSH和FT4水平,穩定后改為3-6個月復查,青春期建議縮短至2-3個月監測。
建立規律的甲狀腺功能隨訪體系,除TSH和FT4外需關注FT3、甲狀腺抗體等指標。對于先天性甲減患兒,3歲前需每2個月評估神經發育狀況,學齡期每年進行骨齡測定和智力測試。生長曲線偏離正常軌跡時需重新評估藥物劑量是否充足。
保證充足蛋白質攝入,每日雞蛋、魚肉、豆制品等優質蛋白應達1.5-2g/kg體重。限制十字花科蔬菜生食,烹飪后可減少致甲狀腺腫物質。缺碘地區每周食用海帶紫菜2-3次,富硒地區適量補充堅果和動物內臟。
甲減患兒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等表現,需通過認知行為訓練改善執行功能。建立服藥依從性教育方案,使用卡通藥盒、服藥日歷等工具。青春期患者需特別關注因生長發育延遲導致的自卑心理,必要時轉介心理門診。
未及時治療的甲減可能導致心肌損害、貧血、生長發育遲緩等并發癥。每年進行心電圖、心肌酶譜、血常規篩查,骨齡落后2年以上者需生長激素評估。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患兒需監測血糖和腎上腺功能。
兒童甲減治療需制定個體化方案,每日早餐前30分鐘空腹服藥效果最佳,服藥后避免立即飲用豆漿或含鈣飲品。運動方面推薦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游泳、跳繩,避免劇烈運動誘發心律失常。家庭護理需建立用藥記錄本,觀察食欲、排便、睡眠等變化,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出現嗜睡、浮腫、心率<60次/分等表現時需緊急就醫。